我想大家都曉,來香港的遊客,十居其九都愛嚐嚐廣式點心
於是在不少酒樓裡,都看見食客們點來滿檯蒸籠,大快朵頤
其實點心餐,在往日的香港,可以庶民化到了一個程度
小小飯麵店裡,擠滿了快、靚、正的 "一盅兩件"
食客多是勞動階層,背心汗衣,殘椅破碟,隨意夾雜在這點心餐之間
與你們在酒家看到的環境,大異其趣
我說的這種草根點心店,其中一間,就是圖中的叁去壹點心粉麵店
幹活的寫字樓文員、在附近做木工的工人、山上的中學生、退了休的伯伯 ... 都是這裡的常客
menu 不用翻,做街坊生意的,不用複雜 !! 最多改了改 "元" 字上面的數字,就行了 ~ 數十年,都是如此
看見這紅底黃字的印刷,頓時令我想起,兒時在茶餐廳裡,最 eye-catching 的,就是這塊紙
格仔紙皮石、正白磁磚、木檯椅、白瓷茶壺 ... 這讓我越過時空,回到從前 !!
當然,這老古董,在這數年的香港,份外引人注意 ~ 彷彿在岌岌可危的遷拆計劃中,給保衛尋根潮流的年青人,重點保育的僅存世外桃源 ~ 雜誌報章 ? 店子老闆似乎已習慣那些故事式採訪
地方不大的小店裡,沒有酒家華美環境的舒適 ~ 人們都是一坐下來,不加思索,說著一兩個名字,就來個點心午餐了 ~ 圖中的疊疊蒸籠,霧氣騰騰,就是這店子的 true star !! 有些甚至步入店內,即徒手在圖中的廚房前,拿著兩籠,找位子開餐去也
門口的餐牌可見,幾乎所有的傳統點心,皆有供應 ~ 我也要來個很多人喜愛點選的蝦餃 ( HK$ 12 ) !! 一籠四隻,看上去 size 適中飽滿,但餃皮不是很薄那種,餃身及接口的 wrapping 不算工整 ~ 但就是這個澄白帶點粗糙的外表,讓我開始感受到那種昔日的舊情懷 !!
餃皮有點厚,吃下有點嚼勁,但不算黏筷 ^^ 內裡餡料卻頗精彩 !! 未算很鮮紅的普通 size 河蝦,蝦味濃郁,彈牙感不俗,應是少有加工的普通鮮蝦,蠻有 home fu 最 "特別" 之處,其實應說正宗之處,就是那一小塊能清楚 identified 的肥豬肉粒
於是整件蝦餃很有肉脂香,而且餃汁豐富 ... 對,這就是我兒時對蝦餃的認知 !! 加上少許爽口筍粒,一整件放入口裡,無論口感與味道,都是很多酒家吃不到的平實而正宗的滋味
接著就是我喜愛的蝦米腸粉 ( HK$ 11 ) ~ 這老店腸粉選擇不算少,這一碟份量也不是少 !! 腸粉皮也和餃子澄皮一樣,不是時下潮流的薄而煙韌那一種,軟滑的倒有米香,雖然眼看那摺疊功夫是粗糙了點 ( 尤其中間那一條 ),卻很對上年紀的食客胃口吧 ~ 蝦乾份量不算多,但整體來說,size 是要比不少酒家出品,明顯大隻一點點 !! 附上慷慨的腸粉豉油,實在不錯吃
最後要試的,就是全店唯一的甜品,馬拉糕 ( HK$ 11 ) !! 店員端來時,的確陣陣糕香,引人垂涎 個子不很大的鬆糕,一開始已給我驚喜,因為夠熱 !! 一口吃下,芳香雞蛋味不在話下,那黃糖的香甜,也是我在酒樓難以找到的濃郁 ( even 標榜古法的酒家,那糖香也沒法比擬 )
不單是騰熱的奉客,糕身更是濕潤
口感不夠其他酒樓的鬆軟,但那濕度夠高,讓每口都感覺少許黏黏的,初時有點咬口,跟著就很快溶於舌上了 ~ 也在這時,那蛋香糖香,impressive 的留在味蕾咧 !! 精彩 ^^
要在香港酒樓吃傳統正宗港式點心,是有的,但不易找
叁去壹的情景味覺,讓我們一幕幕的,體會一下舊日草根大眾的生活
原來,我們的父母一輩,工作辛勞,午飯時間也要來個蒸籠茶杯,追求日間一點點的簡單享受 ~
又或者,店子昔日掛滿雀籠,底下的老熟客,就是這樣子度過每一天
這些日子店子可說十分熱鬧,點心雖然不會期望甚麼講究的外表與味道,而且店子殘舊,衛生也只是可接受程度 ... 但其實對於像我這些港人,更吸引的,除了時光倒流的平宜價錢,也是那一份上一輩男人的人情味,和漸漸失去的香港精神 ... 下回再來,要試試享譽的窩蛋牛肉飯、芙蓉蛋飯,和雞包仔 !!
其實,為何店名德記,會改了這個摸不著頭腦的名字 : 叁去壹 ?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