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台灣吃傳統古早味的台菜,人們會想起小籠包
在香港吃淮陽菜的,人們也會想起小籠包
一種令很多食客又愛又恨的點心
一間令不少食客議論紛紛的食店
早就在香港及台灣享譽的明星級小籠包專門店 ~~ 鼎泰豐
小弟終於有幸品嚐到這店在港台兩地的美味 ...
as promised, 就讓我在這裡說說位於香港尖咀海港城分店裡的經歷吧 ~
不過要付出不少時間精力排隊,早於下午 5 時半到來取籌,現場已有數十人等位 !!

服務 amazingly 的好,很多女侍應招呼客人,這與台北總店 ( 永康街 ) 一樣,是人海戰術提昇服務 ~
另一樣兩地相像的,是同樣等了超過半小時才安排到坐位的 "長龍 " 氣勢 ...
不過有點不同的,是台北的 ambience 較大較舒適,相反香港店裡檯與檯之間空間少,不能像台北的可以讓食客擺放行裝於店方提供的 baskets
來到這裡,怎可不嚐特式小籠包呢 ?
無可避免的將這小籠包 ($ 48 ) 與台北總店的作個比較 :

先是外皮 ~ 兩地同樣是皮薄又夠濕軟,帶點彈性,所以趁熱的從籠內夾上來是不會容易弄破 !! 不過有點不同的,是包子頂端部份給摺疊的皮,這次在港吃到了比較乾硬的口感,但在台北的卻沒有這個情況 ~
在包內的上湯 ~ 港台的同樣是鮮味之所在 !! 一口咬下有足夠的肉汁流出,明顯嚐到濃厚的肉甜味。 而且兩店同樣做到湯不燙口,這証明兩地師傅在包內肉湯的溫度上控制得很好 ... TASTY !!
最後品嚐的當然是肉餡 ~ 記得台北吃的是有點嚡口但新鮮的肉團,而在香港的同樣不算滑口,但感覺上後者的肉味較濃,台北的較清淡 ~

我們也點了煙燻倉魚 ( 大約 $ 60 ) ~ 喜歡吃魚的會有點 amazing ... 煎得香脆但其實不脆,煙燻的卻沒多煙燻味的外皮,但 tender 的入味魚肉,配以很甜的醬汁,凍食真的別有一番味道 ~

當然也要吃吃這裡馳名的擔擔麵 ( $30 ), 花生醬味不很濃但配上中辣度的辣油,本是不值一讚,但麵條的黏身軟綿反映了麵質新鮮不馬虎的優勝 !! 這是一道令我 a bit out of expectation 的一碗麵 ~

紅油抄手 ( 約 $ 35 ) 是幾乎每檯也點的, 不過正正證明明星店不是道道菜都是 signature dish ( 吃到 "漏口" ) ... 看似很辣的醬油其實不辣,抄手的麵皮比較厚身,餡料不是正宗肉饀,卻有一隻 bouncy 的蝦 ... 對我來說,同是 TST 的霸王山莊所吃到的抄手似乎勝過鼎泰豐了

我也點了炒白菜 ( $ 40 ) ~ 中規中矩的炒菜,幸油份不多, ok 啦 !!

全晚最不 ok 的是菜肉大包 ( 約 $ 28 ) !! 包身與內餡的味道只是普通小酒家的翻版,雖然餡料不少,但友人邊吃邊說淡而無味 ... 吃齋乎 ?
在之前的 blog 裡記錄了台北之旅中到過的鼎泰豐總店,嚐過被認為絕世正宗好吃的小籠包,於是也記起自己也曾在香港的分店嚐過 ... 謝謝 blogmates 的提點,嘗試將兩地的作個比較
只可以說,在製作過程上,尤其外皮及肉湯方面,技藝及烹調絕對專業,值得一試。但在肉餡上個人覺得比起其他專門店 ( 如翡翠小籠包 ),始終有點令人失望 ~
在其他菜式上,可以說是有點 pricey 但質素不太突出,所以比較難有回頭再嚐的意欲 ...
不過論服務,卻是旅遊景點的米芝連級數 !! 所以,鼎泰豐可說是明星級的專門店,但在港人眼中,仍只算是名氣多於實際的一間酒家罷了 !!